|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院老干部老党员沂蒙革命老区红色之旅 |
||
发布时间:2018-09-10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次
|
||
金秋时节,沂蒙山区秋叶渐黄,百果飘香。9月5日至9月7日,我院离退休老干部以及第六支部、第七支部的老党员一行35人踏上红色之旅,来到沂蒙革命老区,追寻抗日英烈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斗的足迹,探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前辈战斗的故地,感受老区人民与革命军队的鱼水深情。大家怀着对革命前辈崇敬的心情,抚今追昔,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又接受了一次直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9月5日从济南出发后,红色之旅队伍当天中午直接抵达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参观了设在镇上一座庄氏庄园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大家认真参观、听讲解,通过丰富、详实、生动、系统的史料、实物和场景,感受了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山东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也深刻体会了沂蒙老区人民舍生忘死、参军参战、出夫支前、抢救伤员的一曲曲让人心灵震撼的史诗和凯歌。 红色之旅9月6日的行程计划是访问学校。上午,大家来到了莒南县大店镇第一初级中学。这是一所建于1985年的公立初中,校园占地100亩,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餐厅等良好的设施以及400米标准跑道的体育场地,是省级教学示范校。学校现有教学班20多个,在校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100余人。校长李秀文带领大家参观了宽阔整洁、环境优美的整个校园,观看了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座谈会上,大家与校长进行了座谈交流,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并中肯地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进建议和意见。 9月7日,红色之旅来到当年红嫂的家乡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这里是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救伤员感人事迹的真实发生地。在《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大家参观了当年用乳汁救伤员、被评为全国“双百”英模人物的红嫂的原型——明德英的故居;参观了创办“战地托儿所”,无私养育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的故居;参观了妇救会长李桂芳带领姐妹们肩扛门板跳进冰冷河水四十多分钟,为部队架起的“火线桥”的旧址;还了解了当年无数个推磨、碾米、烙煎饼,做军鞋、缝军衣拥军支前的姐妹们的先进事迹。大家一边参观场景、实物,一边听讲解员的讲解,不时被“红嫂”们的事迹感动的热泪盈眶,为她们的这种“沂蒙精神”所折服。大家都说,这里不愧是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老百姓集体英雄主义纪念地,沂蒙精神的发源地。大家还参观了“小车队长”李家才故居、战邮会纪念馆、中共山东分局旧址、山东纵队司令部旧址、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旧址、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抗大一分校旧址、北海银行旧址、火线桥旧址、战地托儿所旧址、战时总医院旧址、战时兵工厂旧址、战地供销社旧址等红色遗迹30余处。 这次红色之旅,通过丰富多彩的参观访问活动,使大家感觉仿佛回到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年代,重温了党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的初心,受到了“沂蒙精神”熏陶,更加坚定了信仰,激发了斗志,表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虽然已经退休,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人民的利益继续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出一把力,再添一把火。
|
||
上一篇:院领导班子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 下一篇: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召开全体教研员工作会议 | |
|
||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