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研學情·生成課堂·助力成長 ——我院職教中心組織名師赴德州陵城送教助研 |
||
發(fā)布時間:2023-03-07 來源:山東省教科院 點擊數(shù):0次
|
||
為落實《山東省深化新時代職業(yè)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有關要求,深化我省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強化指導的專業(yè)性和導向性,引領基層職業(yè)學校教師開拓視野,轉變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我省職業(yè)教育均衡發(fā)展,3月2日,我院職業(yè)教育研究中心組織語文學科職教名師赴德州市陵城區(qū)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開展送教助研活動,本次送教活動的主題是“基于學情的教學設計”。 來自陵城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的青年教師王靜垚老師執(zhí)教了《將進酒》,以詩詞導入新課,引領學生感受李白的詩酒豪情,通過視頻加深理解,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詩詞的情感變化,最后以“與李白對話”為題,讓學生感悟詩人的一生。 青島市教學能手、青島市中職語文中心組成員、青島旅游學校張艷老師為高二年級信息班的學生帶來了“古為今用 ‘典’亮詩詞——重讀《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復習拓展課。課前,張艷老師借助線上問卷、導學案、音視頻作業(yè)等多樣方式展開學情調研,準確掌握了真實學情,設置了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以學情為基準,張艷老師在課中通過“憶典故,重讀文本”“析典故,深入探究”“明典故,梳理妙處”“拓展提升——教材中的典故”“拓展提升——我知道的愛國人物”“拓展提升——有感情地齊誦全詞”等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典故為抓手,帶領學生層層深入,挖掘出了藏在本詞后飽含血與淚的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呈現(xiàn)出了獨具一格、邏輯嚴密又滿懷激情的生成性課堂。 課后,兩位上課教師圍繞“如何了解學情、如何基于學情進行教學設計”進行了簡要說課。與會專家、陵城區(qū)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相關教師、德州市各職業(yè)學校教師代表參與了此次送課活動的研討交流。與會的各位專家圍繞兩堂課開展評課活動,認為王老師基本功扎實,對文本重點把握比較好,并提出了進一步改進的方向。張艷老師的復習拓展課如行云流水,引人入勝,深入、透徹、扎實地分析了真實的學情,對詞中典故的探究逐層深入,有效指導學生理解了典故的內部邏輯和深意,用心關注到了每一位同學,是令人驚艷的一堂課。通過熱烈深入的交流,與會教師就“基于學情的教學設計”達成以下共識: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問卷法、觀察法、資料分析法、訪談法等在課前、課中、課后了解學情,并依據(jù)學情確立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教學評價和反思等,真正做到在新課標指引下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教學,達成符合學生實際的生成性課堂。 下午,職教中心教研員范冬梅作了《新課標 新教法 新評價》的專題講座,結合具體案例全面解讀了語文課程標準,介紹了課標研制的國際國內背景,指出新課標的突破創(chuàng)新在于凝練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構建了專題語文課程內容、制定了語文學業(yè)質量標準,并闡釋了相關概念的內涵,提出開展語文專題教學以及語文課程評價改革的基本原則及策略,鼓勵教師多角度深入鉆研課標和學情,不斷加強學習,在教學之路上做到守正創(chuàng)新。 此次職教名師送教助研活動意義重大,是促進職業(yè)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德州市各中職學校語文學科教研組長、任課教師70余人參加活動。大家一致認為本次活動主題突出,非常切合中職學校教學和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引領廣大一線教師關注和研究學情、課標,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奠定堅實的文化素質基礎。 |
||
上一篇:開展真實學情分析,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我院職教中心組織名師赴德州交通職專送教助研 | 下一篇:我院職教中心組織名師赴德州寧津送教助研 | |
|
||
版權所有: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魯ICP備16004198號-1
地址:濟南市中區(qū)土屋路3—1號 后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