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研大講堂”賦能教師專業(yè)成長—山東省基于數學文化的“數與代數”專題教學研討會 | ||
發(fā)布時間:2020-07-24 來源:山東省教科院 點擊數:0次
|
||
為了推進山東省基礎教育教改重點項目《數學文化教學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研究》的實施,發(fā)揮數學文化的育人價值,2020年7月21日至22日,山東省小學數學“教研大講堂”--基于數學文化的“數與代數”專題教學研討會以網絡直播的形式隆重舉行。全省各地市教研員、數學文化實驗學校代表、小學數學骨干老師3萬多人齊聚云端,共享數學文化盛宴。 一、 精雕細琢的課例,以形解數,以文化人 威海市小學數學團隊的梁娟老師、臨沂市小學數學團隊的安娜老師和濟南市小學數學團隊的耿倩倩老師分別展示了《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的3個研討課例。三節(jié)課都充分運用點子圖,體現數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深刻揭示算理、算法的本質,并分別將乘法口訣和十進制的由來、“臺灣視窗法”、“鋪地錦”和“劃線法”等數學史和多元文化內容融入式地滲透到計算教學中,實現了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有機結合。 威海數學團隊的王曉萍、臨沂數學團隊的鄭玲玲、濟南數學團隊的丁莉、魏會老師進行了教學設計分析和點評,讓與會老師更加明晰了課例設計的意圖,對數學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課堂有了更深地理解,對數學文化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意義和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濟南市營市東街小學周艷老師在會后感嘆:“之前我們關注的是數學文化“是什么”“從哪里來”,隨著課題研究和學習的深入,我們更知道“為什么”要開展數學文化教學研究,學會“怎么做”能將數學文化更好融入數學教學,明確了數學文化要“到哪里去”,那就是助力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如此看清來路,理清思路,方能找準前進的道路”。 二、深入人心的分享,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威海市高新區(qū)于華靜、賀言霞、畢欣榮三位老師回顧了在數學文化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經歷的探索,讓與會代表對數學文化的類型、運用水平、功能等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讓一線老師明白了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數學文化的育人功能,引領學生從數學角度思考世界,從文化角度反思數學,從文化層面進一步理解數學、熱愛數學。 通過研究過程與經驗的分享,也讓參會代表深刻體會了研究團隊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三、催人奮進的報告,潛心研究,共赴卓越 山東省教科院徐云鴻老師作了題為《做研究型教師,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的專題報告。徐老師以臨沂、威海、濟南三個團隊的代表鄭玲玲、于華靜、丁莉老師的成長為例,從研究路徑、內容、方法、態(tài)度、搭建平臺等多個方面闡明了名師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的成長路徑,并勸勉大家要做研究型教師,既要對理論進行實踐性解讀,也要對實踐進行理論性反思,讓數學教學凸顯數學的本質,彰顯數學的價值,既有數學味又有文化味;要抱有開放的心態(tài)和強烈的責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數學文化的研究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講好小學數學的山東故事。徐老師還給出了數學文化教學的幾點建議:一要注重單元整體設計;二要全面理解數學文化的內涵,不能把數學文化窄化為數學史;三是要提升數學文化的運用水平;四是要提升數學文化的功能;五是精心設計數學文化的呈現方式。 四、“互聯網+教研”的引領,跨越時空,高效賦能 “互聯網+教研”是一種開放性、協(xié)同性的跨時空混合式研究活動,有效打破了傳統(tǒng)教研活動實施范圍小、受益面窄的局限,為區(qū)域內教師交流學習提供了平臺,呈現出跨越時間、跨越區(qū)域、多層面、大范圍等優(yōu)點 ?!吧綎|省小學數學教研大講堂”充分發(fā)揮了“互聯網+教研”模式的優(yōu)勢,搭建了小學數學教師交流、學習與發(fā)展的平臺。全省數以萬計的教師借助教研大講堂,賞名師課例,聽專家講座,析同行點撥,沐文化馨香。山東省小學數學借力互聯網,以教研大講堂為圓心,輻射所有的小數人。不畏下雨陰天,不用跋山涉水,不需調課補課,不受人數限制,離名師更近,離優(yōu)課更近;實現了教研員與教師的零距離互動,實現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教師間的互動;意猶未盡的教師還可以在集中網絡教研活動后自主安排時間對直播進行回看,對各家觀點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把繼續(xù)學習的心得通過網絡與其他地區(qū)教師交流…… 為了應對疫情,落實“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研”的有關要求,山東省小學數學“教研大講堂”先后召開了三次線上會議。無論是關于線上數學教學、教研的方式方法,還是居家學習的實踐與思考,亦或是數學文化教學研究的經驗與做法,都如同一場場及時雨,滋潤著全省"小數人"渴望獲取專業(yè)指導的心田。“教研大講堂”讓老師們認識到數學教研的獨特魅力,它不僅可以綻放于我們的現實生活,更可以花開于網絡。 “山東省小學數學教研大講堂”對如何促進區(qū)域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如何促進小學數學教研工作和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如何促進教育的均衡發(fā)展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
||
上一篇:省教科院第五期掛職訪學班學員 參加新課程、新起點、新理念培訓活動 | 下一篇:我院王懷興老師為第五期掛職訪學班學員講座 | |
|
||
版權所有: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魯ICP備16004198號-1
地址:濟南市中區(qū)土屋路3—1號 后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