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tǒng)文化體驗教育實驗學校巡禮】之山東師范大學附屬小學詩詞教育綜述:詩詞載道傳國學·文質兼修塑人格 | ||
發(fā)布時間:2017-03-31 來源:山東省教科院 點擊數(shù):0次
|
||
詩詞載道傳國學 文質兼修塑人格 ——山東師大附小中華詩詞教育活動介紹 山東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 潘恩群 一、詩詞教育開展引子 山東師大附小語文學科有位優(yōu)秀的張老師,從參加工作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就在班級嘗試開展中華詩詞誦讀活動。學生小學畢業(yè)六年后,十幾位考上重點高校的學生回母校看望老師。這位張老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問了一個很有興趣的話題,大家對于小學時期的語文學習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同學們想了一會兒,共同認可的是,跟著老師學背詩詞,快樂有趣,提升了自己的文采,感受到了許多詩詞作者特別值得學習的寶貴品質。
二、詩詞教育開展緣由 我國自古就有文以載道的人文教育傳統(tǒng),中華經典詩詞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歷練國家人生興衰、凝聚而成的優(yōu)秀文化精品,更是歷代優(yōu)秀文人對中華文明價值觀的傳承載體,內容豐富,文采斐然,猶如高山雪域剛剛流淌下來的江河之水,清澈甘冽,直透心靈。小學生正是書面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人生啟蒙養(yǎng)正的蒙學年齡,他們所接受的中華經典詩詞教育內容必將對其未來人生,起到厚積薄發(fā)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長效作用。 山東師大附小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就逐步加大了開展學生中華詩詞誦讀的重視程度,在部分班級語文教師自發(fā)開展中華詩詞誦讀活動的基礎上,總結推廣優(yōu)秀語文教師的可行性做法,逐步形成了以中華詩詞“唐詩、宋詞”為重點板塊,兼顧“詩經、楚辭”及其它朝代的中華詩詞內容誦讀體系。 2003年5月份,學校承辦山東省中華詩文教育學會現(xiàn)場會,從詩詞文化環(huán)境建設、到班級詩詞晨讀活動開展、以及學校整體性學生誦讀詩詞節(jié)目專場觀摩等方面,展示了山東師大附小一個學年以來各年級開展中華詩詞誦讀活動的成果,拉開了針對學生開展中華經典詩詞誦讀教育的探索大幕。
三、詩詞教育校本教材建設 中華詩詞內容浩繁,數(shù)量難以計數(shù)。學校開展學生中華詩詞誦讀活動,其普及性就決定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教育者去粗取精、優(yōu)中選優(yōu)的基礎上,為各年級學生確定一個基本的詩詞誦讀參考目錄。山東師大附小早在2003年就開始了以“中華詩詞”為主要內容的“傳統(tǒng)文化校本教材”編輯的不斷探索工作。主要探索使用了如下六個版本: 1.《詩詞誦讀升級達標手冊》(含200首中華詩詞,2003年編輯校內推廣) 2.《中華古詩文誦讀》手冊(含300首中華詩詞,2004年編輯校內推廣) 3.《聲韻叮咚》(中國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含300首中華經典詩詞、150個中華神話、寓言、歷史成語故事等)
4.《中華學童·博學啟蒙》(山東友誼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含首字與尾字接龍的六個級別的200首詩詞和160首15不同類別的主題分類詩詞等) 5.《中華經典詩文誦讀》1-6冊(山東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含每冊經典詩詞60首,主題分類詩詞40首。整套叢書合計編輯中華經典詩詞600首,供小學1-6年級師生彈性選用。被列為山東省中華詩文教育學會重點推薦讀本) 6.《中華經典詩文誦讀》1-6冊(山東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注釋版出版發(fā)行,內容同上。)
四、詩詞誦讀活動七原則 1.求略懂。在詩詞誦讀中允許“不求甚解”,可以“囫圇吞棗”和“一知半解”。感悟是一輩子的事,學生人生的某個時候一到,便會“豁然開朗”。 2.求量變。學生13歲前記憶力最強,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鼓勵小學生多誦讀,多積累,實現(xiàn)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3.求熟記。詩詞文化的種子要扎根,關鍵是一個“熟”字。只有熟讀成誦,經典詩詞才能嵌在孩子的腦子里,否則就如浮萍扎不下根。因此,誦讀之后的評價分三個層次進行,先背給同伴聽,再背給家長聽,最后背給老師聽。這個過程既是一種展示,也是一種督促和強化。
4.日日誦。學校要求每天“晨讀、午誦”各20分鐘,天天做,成為學生校園生活的一部分。因日常的持之以恒,學生詩詞背誦測試正確率每學期均能達到90%以上。 5.重激勵。按階段和誦讀完成量給予相應等級鼓勵。附小學生詩詞誦讀設計了“誦詩詞、得A星、做狀元、我能行”評價表和評價標準。依據(jù)學生完成情況每學期可升級為“班級詩詞小狀元”“年級詩詞小狀元”“校級詩詞小狀元”等不同級別稱號。 6.創(chuàng)特色。每學期開展經典詩詞誦讀特色班級評選活動,對于班級學生詩詞誦讀特色突出的班級,進行詩詞誦讀特色評選表彰。 7.處處見。學校營造了良好傳統(tǒng)文化氛圍,如有樓梯文化、連廊文化、教室文化,處處都用經典詩句裝飾,影響隨時隨地都在,學生浸潤其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五、詩詞教育激趣初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fā)學生誦讀中華經典詩詞的興趣,一直是我校廣大語文教師探索的一項重要課題。在激發(fā)學生誦讀中華經典詩詞興趣方面,主要有以下七點經驗。 1.學校評價的主渠道激趣 學校是對學生實施詩詞教育的主渠道。學校通過生生之間的結對交流,鼓勵學生參加誦讀詩詞爭星積分活動,爭當學期班級、年級、校級詩詞誦讀小狀元。 2.家長評價的側渠道激趣 爭取家長支持,對于激發(fā)學生誦讀中華詩詞的興趣,非常重要。畢竟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度過的。校內詩詞誦讀如果能在家庭得到支持鞏固,孩子的詩詞誦讀積極性就會越來越高。學校在學生詩詞誦讀評價中,特別增加了詩詞誦讀的親子評價環(huán)節(jié),增加了孩子對詩詞誦讀的認同感。 有位學生家長與老師交流時就說,剛開始進行家庭誦讀時孩子比較抵觸,甚至哭鼻子,但時間久了,和父母一起嘗到了誦讀的快樂,也就很痛快地接受了。“有時帶著孩子在僻靜的地方散步,也會邊走邊誦讀,吟唱般的誦讀方式常常換來孩子開心的笑聲。” 這位家長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時間久了,孩子在經典誦讀中感受很深,漸漸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一家人假期英國旅行時,在朋友聚會上不在意地讓孩子展示了一下誦讀韻律,他竟然流暢地一氣呵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當時就博得在場朋友的一致贊賞,兒子眼中便閃出自信的光芒,我們立刻意識到誦讀也是他的展示舞臺,以此增強了他的興趣和積極性?!敝螅@位家長就經常制造機會讓孩子展示經典誦讀。
3.文藝匯演表達激趣 將詩詞內容轉化成詩詞劇本進行文藝節(jié)目樣式的呈現(xiàn),是絕大多數(shù)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詩詞學習方式。附小每年都會組織年級性的或是全校性的班級詩詞文藝匯演活動,做到班級學生人人都能參與節(jié)目演出,有領誦者,有伴舞者,有和樂者,有齊誦者等等,使班級每一名學生都得到了詩詞文化的心靈洗禮。 4.詩詞配畫整合激趣。學校通過語文與美術課程的內容整合,開展唐詩宋詞配畫教學,并開展一年一次的各年級學生詩詞配畫大賽,評選出內容優(yōu)秀者進行展示表彰,調動了好多學生學習詩詞的積極性。 5.詩詞配樂演唱激趣。學校老師結合學生誦讀詩詞目錄,搜集整理相關詩詞配套樂曲音頻或是視頻,提供給語文和音樂教師參考使用,并發(fā)布到家長群,倡導家長在家鼓勵孩子誦唱。學生是最喜歡不斷變換新的學習方式的,音樂伴唱詩詞學習方式,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詩詞的熱情。 6.詩詞吟誦法激趣。近年來吟誦已成為一門越來越熱的傳統(tǒng)文化推廣項目,全國也成立了古詩詞吟誦學會。附小對于在學生詩詞學習中借鑒運用詩詞吟誦法,是持開放歡迎態(tài)度的。對于有此特長的教師或是家長,教務處和教育處采用傳幫帶的方式,在學生的詩詞學習中,進行適度的推廣,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7.詩詞素養(yǎng)大會激趣。側重中高年級,每學年開展年級性的學生詩詞素養(yǎng)比賽活動,從中賽出班級、年級、校級等不同等次的學校詩詞十佳達人。
六、附小學生傳統(tǒng)文化體驗教育綜合發(fā)展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級11月份要看《論語》和《孔子家語》這兩本書的曲阜之行,2014年教師節(jié)北京師大特別強調“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的明確表態(tài),以及2014年9月在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儒學聯(lián)合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宗旨等,都更加堅定了我校開展學生包括中華詩詞在內的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信念。 我校將在2014年3月教育部關于《完善中華優(yōu)秀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和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指導下,將學生傳統(tǒng)文化教育提升到中國“文化自信”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構建涵蓋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四書五經、節(jié)日體驗、研學旅行等方面的傳統(tǒng)文化綜合框架,全面貫徹實施學生傳統(tǒng)文化體驗教育,引導學生在朗朗上口的古典詩詞、優(yōu)雅美好的文學作品,動人心弦的文學故事、高尚感人的名人傳記中去體味、去感悟、去升華,就一定能夠達到讓經典嵌在學生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目的。
|
||
上一篇:【校長與學?!恐綎|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傳統(tǒng)文化體驗教育初探 | 下一篇:“經典誦讀二十年反思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尼山圣源書院舉行 | |
|
||
版權所有: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魯ICP備16004198號-1
地址:濟南市中區(qū)土屋路3—1號 后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