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chuàng)新思辨,云端研討——我院2021-2022級掛職訪學學員開展線上研學 | ||
發(fā)布時間:2022-06-10 來源:山東省教科院 點擊數(shù):0次
|
||
“什么是新課標要求的核心素養(yǎng)?什么樣的思維方式體現(xiàn)本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目前的基礎教育改革和前幾次的不同在哪里?” …… 這些問題來自于一場題為“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走向”的學術報告,主講人為省高中生物教研員王運貴,他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課程教學變革的基本走向入手,聚焦第八次課程改革的深層思想,指出這一輪教改特別關注到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注重情境化教學,豐富了“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王老師選取大量具體的案例進行了分析,理論實踐結合的講授使學員站在一個更高的平臺上理解把握教學改革的方向,便于在一線教學中實際運用。講座期間,王老師不斷拋出問題,引發(fā)大家的思考和討論。 這樣的學術講座已經(jīng)是五月以來的第八場,主講人皆為教科院掛職訪學學員指導教師——省初中語文教研員張偉忠給大家?guī)怼敖虒W關系的辯證思考”,高教所孫維勝所長梳理“開題報告的撰寫技巧與注意事項”、劉燕飛博士闡釋“組織行為學視角下的合作學習共同體研究”。還有省初中歷史教研員高懷舉的“教學的本質(zhì)及‘兩次倒轉’機制”、省高中英語教研員陳元寶的“中美教育交流三兩事”、教師發(fā)展研究中心趙麗萍主任的“學校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省初中英語教研員張濤的“教學目標設計與英語教學”。幾位導師分別從教學、科研、新課標、學校文化等不同的側面詮釋教育教學及其發(fā)展,宏闊的教育視角、深刻的理論思考激起了學員們探究的興致,專家們一個個有針對性的問題,激發(fā)了學員們讀書的熱情。 踐行教育理論、反思教學活動,基于專家引領,學員們紛紛舉辦微講座,僅一個月就進行了十四場學友間的學術交流活動,有關于本專業(yè)的案例分析,有對當前教育政策與教育現(xiàn)實的思考,有實操課程的網(wǎng)上呈現(xiàn),有對新課標的解讀和研究……學員們在不斷地切磋和砥礪中相互學習,共同提升。 榴花似火的五月,云端研修收獲滿滿,讓學員們真正吸收到理論的養(yǎng)分,轉化為自己的學理思考,有力促進了教學實踐和教育理論的提升。 |
||
上一篇:我院組織召開全省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工作調(diào)研會 | 下一篇:我院2021-2022級掛職訪學學員恢復線下研學 | |
|
||
版權所有: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魯ICP備16004198號-1
地址:濟南市中區(qū)土屋路3—1號 后臺管理